<!--go-->
大明王朝,是那个将漕运推向所有封建王朝巅峰的时代。
换句话来说,漕运的高光时刻就是在明朝。
明初向北方运送物资之时,大抵走的都是海运,但大海自有其不可预测性,海路运输有着一定的危险性,每年都有触礁沉没的,还有被海盗给劫了的。
不过每年也走的不多,毕竟当时的国都在应天府。
但等到永乐皇帝上台,并要迁都顺天府之后,海路的危险性便显现了出来,于是便开始开挖疏通运河,经过数十年之功,以点成线,整个大明的水陆交通网四通八达,也逐渐废除了海运。
运河可谓是明朝的国本根基,朝廷对其无比重视,担任漕运总督之人,有五成的概率可以入阁,每年专门负责维护漕运的军士更是有十数万人之多。
按照夏源的想法,该是先走通惠河,顺着白漕到津门,再从津门走卫漕,通过卫漕进到会通河。
而到了会通河,再走上几百里水路,就可抵达濮州。
想法当然是这样,相当美好,但行船两日,日夜不歇,眼看着抵达了临清的境内的运河,船停了下来。
没法走了,上千艘船都堵在此处,全是些小型的商船,有的只有几米宽而已,这五艘船在这些船里简直是鹤立鸡群。
借着船身高大的便利,举目眺望,能看到前头的河道截流毁堤,一路走来,其实有不少河段破损之处,但都不算严重,还能行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tantan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