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分节阅读_406

热门小说推荐

> “那好,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秦王笑着决断,随即问道:“不知道需要多少兵力。”

将闾苦笑道:“淮阴一战,大秦将士伤亡十万,寿春一战,伤亡了五万,从南阳大营带出来的四十万大军,现在只有二十五万。但是,淮阴楚国降兵足有十万,而寿春降兵也有十万,现在加起来,上将军麾下足有四十五万大军。但是二十万降军忠诚度还不够,训练也不足,尤其是和秦国战阵的配合并不熟练。”

秦王先是一惊后是一喜,接着在受惊吓,王翦,蒙武和将闾,不是当年的白起和蒙鸷,可以毫无顾忌的斩杀降军,这些心怀异志的降军留在军营,本身就是一个隐患。脸色凝重起来。

王翦笑道:“々` 大王不必担心,小公子的扈从军团,是以韩人为基础,就连统领将军申犰,也是韩国将军,而后加入三万代国精兵,也是英勇作战所向睥睨,已经没有了韩人和赵人之分,现在全都是大秦虎狼。”

秦王扭头看着将闾:“你是怎么做到的。”

将闾得意一笑:“其实就是洗脑,儿臣是将代国精兵打散融合到扈从军团之中,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全都一起训练,没有任何的歧视,所立战功奖赏和大秦士兵完全相同。

而洗脑的办法就是每日重复的训练,让他们身体极度劳累,休息的时候唱大秦战歌,喊秦王万岁,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奇特的生理反应,听见将军的(的的的)命令,就是奋不顾身。早已忘记了自己是那国人,只知道立下军功,就可以得到贵族的身份,得到赏赐,可以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扭头看着三人道:“现在的大秦,占据了山东五国之地,却肩负着原先七国守卫边疆的重任,靠老秦人是不够的。

所以,我们可以从燕赵韩魏楚各地招兵,扩军。但是一个黎民变成真正的军人,却需要时间,经历几次大的战役,大浪淘沙之后才是精兵。

所以,我们不妨招收各国士兵,然后洗脑训练,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那这二十万降兵需要训练多长时间,才可以使用。”王翦急急问道。

“一年。”将闾笑道:“只要给我一年的时间,他们就可以变成老秦兵。”。

(paov.)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四面皆敌

“一年。↘←China lww .↖◆”秦王脸色有点难看,沉思不语。

王翦,蒙武和将闾征战楚国一年,已经远离朝堂,但三人都是心思敏锐之辈,王翦急道:“大王,莫非中原起了变化不成。”

秦王政点点头:“陇西将军阮翁仲八百里加急战报,匈奴西迁,想要联合西海西羌部族,有联兵攻打陇西的图谋,阮翁仲请求增兵三万,平定陇西。

齐国也是异动频繁,三十万大军进驻了巨野泽边界。

燕王喜残部和匈奴,东胡联兵,想要吞并云中,九原两只秦军,彻底占据燕国北部的阴山草原,想要复辟燕国。而燕地也有贵族骚乱的迹象。”

王翦沉吟道:“这三件大事,全都和用兵有关,边疆只需要派一名老成持重的将军就可以解决,毕竟蓝田九原大营,还是四十万老秦兵。增派陇西和平定燕乱的却需要从灭楚大军抽出。”

秦王咬牙道:“实在不行,孤在从咸阳禁军中抽兵。但是带兵将军却需要从大军抽调。”

三个上将军全都摇头,灭楚的四十万大军,其中就有八万隶属咸阳禁军,在加上玄甲铁骑也是隶属咸阳禁军的,在抽调咸阳禁军,老秦地就守卫不足,一旦有变连个后手都没有。

将闾扭头看着王翦:“如果给老将军留下十五万老秦兵,五万降军,缓图百越如何。”

王翦沉思道:“我这边没有问题,五万降兵即使作乱,十五万老秦兵足以镇压。只不过另外十五万楚国降军由谁统领,一旦生变怎么办。”

十五万降兵不是十五万黎民,这全都是昭景屈三族的精兵,一旦造反作乱祸害更大。

将闾笑道:“老将军想错了,这十五万楚国降军虽然都是昭景屈三族的精兵,但是作乱只能在楚地,离开楚地大军连粮草都没有,如何能作乱。

而且为了预防万一,可以将这二十万降兵打散,彻底融入扈从军团,就是他们想叛乱也不可能了。”

“但是扈从军团都是骑兵,马匹何来。”蒙武皱眉道。

将闾道:“玄甲铁骑和扈从军团都是一人双马,这样可以快速行军,战场上骑得是大秦马,行军的时候是身材矮小的匈奴马,这么长时间以来,大秦马和匈奴马已经建立了默契。

而楚人身材比起秦人矮小,但同样善战,可以将匈奴马配置给他们,这样就解决了十万人,而这次在楚国也俘获了五万匹马。

由于马匹之间已经相当熟悉,只要将士之间在熟悉,可以很快的形成战斗力。

唯一顾虑的就是忠诚问题,不过,这种事情交给申犰,太史腾和扈从军团中的侍卫将军,一边行军,一边训练,只要有一个月的时间,在离开故土,就没了反叛的可能。只要在打几场胜仗,得到军功荣誉,就完全可变成大秦军。”

秦王震惊的看着将闾,一下子多了十五万的骑兵,这说明可以走出楚境的军队足有二十五万。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解决了。

正在这时候,李斯汗流浃背的赶了过来,李信低声将四人商量的事情说了一遍。

秦王政等李信将事情和李斯说完,这才道:“现在五国虽然灭亡了,天下依然不平息,外部匈奴有变,燕地躁动,齐国也开始备战,只要二十五万骑兵走出楚地,百越战事平顺,不掣肘北方,就可以平定陇西,燕赵,同时攻灭齐国,一举平定天下,需要几位上将军考虑分配兵力。”

“现在燕赵还有五万兵力,只要在派出五万骑兵足以,十万大军平定燕乱。九原还有四十万大军,不需要在增兵,只是派遣老成持重之将即可。陇西增兵三万,阮翁仲武力有余,谋略不足,还得派将,至于齐国,会同魏地五万大军,凑成二十万足以。”王翦缓缓道,扭头看向将闾:“小公子以为如何。”

将闾笑道:“老将军这是要四面开战啊!我的想法和老将军不同,燕国之乱在于墨家和燕王喜,这是燕乱的根源。九原本来就有四十万大军,可以让蒙恬带着黄金火骑兵急速赶到九原,镇压匈奴妄动。

燕国残余的十万骑兵不足为惧,让王贲率领两万玄甲加上燕地的五万大军就可以灭掉。

至于陇西,却可以重拳出击,将他们打怕了,打残了,所以需五万大军。剩余的十八万大军聚兵巨野泽,也可以防止齐国生变。”

李斯笑道:“君上,三位上将军,李斯虽然不懂军事,但关于齐国,也有点不同意见。”

秦王道:“廷尉有话,尽管说。”

李斯道:“四面开战,方略可以改变一下,西部北部,都是外患强敌,所以要雷霆一击,但是齐国应该大军压境缓图之,齐国君王昏庸众臣荒诞,而且上卿顿弱经营多年,让老上卿去齐国周旋,在加上大军压境,齐国很可能不战而降。”

将闾笑道:“这是谋国大计,扈从军团陈兵齐国境外暂时不开战,这就给了申犰和太史腾训练楚国降军的时间,只要三个月之后,扈从军团就再无顾虑,而且,如果西北战事不力,还可以随时增援,如果西北战事顺利完成,就大军合兵一处,到时候不管齐国投不投降,我军都可以一举拿下。”

“正是如此。”王翦蒙武大笑。

王翦随即狐疑道:“追杀燕王喜残部的兵力是不是有点少。”

“老将军还是心疼儿子啊!”将闾笑道:“两万玄甲不能横行天下,王贲就不会赖在玄甲军中不走了。”

灭燕灭楚,将闾都是孤军深入,王翦担心将闾有失,所以才派儿子跟随在他身边,结果王贲有来无回,不肯回归王翦大军建制,一直都留在玄甲军团。。

(paov.)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李信为将

众人齐声大笑,秦王深深的看了王翦一眼,玄甲军中有自己的儿子也有王翦的儿子,其中的意义已经完全不同。↑China lww .↓⊿这个老师看好将闾啊!

“齐国大军谁为大将。”将闾笑问道。

王翦看了将闾一眼:“不是申犰和太史腾吗!”

将闾摇头苦笑:“这两个上了战场是万人敌,但是能力不足单独统领一军,除非上将军将蒙毅从廷尉府给我弄回来,我才敢撒手不管。”

王翦沉思片刻:“我部杨瑞足可胜任,但也缺一名智将辅佐。”

“那就辛胜。”将闾也不敢在藏着:“辛胜是燕国降将,能力超群,但加入玄甲时间太短,让杨瑞,申犰,太史腾看着,我就可以将扈从军团彻底放手了。”

秦王怒道:“你还藏着多少人才。”

将闾揉着鼻子,这是要兜我的家底啊!,但是秦王怒问,不敢不答:“玄甲军中将才不少,智将也多,但唯一不足的是历练不够,就像是湖光和夜空,都可以单独领军,但是在大谋略上还有欠缺,不足以威震一方,在这一点上,比不上蒙恬和王贲,杨瑞,辛胜。但假以时日,都可以成为大将。”

众人全被震的目瞪口呆,将闾让众人看的老脸一红:“当年父王赐给的侍卫,现在全是玄甲和扈从军团的侍卫将军,就连被上将军扣下的三千重甲,放到战场全是万人敌。不过留在上将军军中也好,至少剩下的五万楚国降兵看见他们就发抖。”

“陇西谁为大将。”蒙武高声问道。

众人顿时沉默,秦王也是一筹莫展,将闾笑嘻嘻的看着专心记录的李信:“李信是大将之才,可以统领一军。”

李信身体一震,不敢置信的看着将闾,自从当日在朝堂之上灭楚方略被将闾否决之后,李信一直担任中军司马,从没想过自己成为主将。主要是打击太大了。

众人也有点惊讶,全都看向将闾,不知道他为何看好李信。

将闾笑道:“李信本身就是大将之才,只不过有点贪功冒进,这才被我否决,但是经历了灭楚大战,性格已经收敛。”站起身来走到李信身边,看着他的双眼:“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仅仅是你,玄甲铁骑的将军,每一个都让我这样锤炼。”

扭头看着秦王道:“现在大秦的疆土之广大,前所未有,我军看似战将很多,但真正能统领全军的,只有这么几个人。而齐国灭亡之后,所有的战事都来自边疆,现在不开始锤炼他们,等到什么时候。”

面向李信又道:“这一次依然是大军奔袭,但是和楚国截然不同,大秦在边疆经营多年,粮草从不缺乏,所以没有了补给的后顾之忧,完全可以使用你飞骑本性的策略。祛除匈奴西羌,扬我国威。”

秦王看了一眼王翦:“上将军以为如何。”

王翦笑道:“李信的家族就是在陇西,当日李信在我军中为四大主将的时候,陇西深以为荣,现在陇西遭到匈奴和西羌的掳掠,如果以李信为主将,李氏一族必定同心奋战,还可以聚拢陇西人心,在匈奴西羌骑兵面前,大展李信飞骑之长,这样一来,陇西无忧。”

“好,那就以李信为主将。”秦王大声道。

李信快步走到秦王面前:“大王如此信任,李信敢不肝脑涂地。”

秦王双手扶起李信:“将军少年英发,雄图于军,自然该发挥所长,恭贺将军凯旋而归。”

“李信定不负大王的信任。”李信眼中含着泪光,昔日四大主将,蒙恬,杨瑞,王贲都已经自统一军,而自己终于走上这条路了。

秦王叹息了一声扭头看向将闾:“你这锤炼人的手段太残酷了。”

将闾苦笑,这是题中应有之义,认真的看着父王李信:“只要李信收敛脾性,将来必定是大秦上将军之一,两位老将军灭掉百越之后就该回归朝堂镇国了,不会在出战。

··· 求鲜花·

而孩儿答应父王,一年之后回归朝堂,军中无上将,也是大忌。”

秦王点点头:“是啊,两位老将军都是花甲之年,不应该在军旅中吃苦受罪。”

李斯见秦王有点伤感,两位老将军也有点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