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可以想象几位先生翻到这份考卷时痛骂的情形,秋试时,谭振兴每题五首诗还算好,隔天策论,很多人学谭振兴备了两篇文章,看得几位先生头大,哪怕同个人写的文章差距十万八千里,弄得先生没法点评,若评好,文章会张贴出去供其他读书人看,那此人其他文章也会流出去,文章悬殊大容易引来质疑。
再者,如果每个人都多写几首诗几篇文章,相当于多了成倍的考生,先生们哪儿看得过来。
因此,冬试前,特意叮嘱出题的先生批注好每题只能写一首诗。
结果,遇到个不认真看题的,又或者看了题目固执己见偏要多写的。
无论哪种情形,只怕会惹恼其他先生就是了。
谭振兴洋洋洒洒写了几页纸,交卷时,整个人志得意满,神清气爽,出来遇到杨府少爷,眉眼含笑的打招呼,熟稔的问杨严谨考得好不好。
杨严谨眉头紧皱地看他眼,谭振兴心领神会,拍他的肩安慰道,“别灰心,用功读书,明天那场好好考。”
杨严谨:“”观谭振兴神情,特别像在安慰落榜之人,眼神温柔似水,语重心长,看得杨严谨沉了脸,含糊不清应了声就埋着头往前走。
谭振兴还想再说点什么,但人已经走远了,他低低长叹,去找谭振学和谭生隐,说起杨严谨失魂落魄六神无主的模样连连叹气,比杨尚书还忧心似的,谭振学道,“杨少爷勤学好文,几岁能诗,不会不好,大哥怕是想多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tantan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