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道:“我从不认为年轻的演员能把如此关键的台词一气呵成。但是云修做到了!他不仅做到了,还令当时在剪辑室里面的每一个人为之动容。”
不过,这是后话了……
*** *** ***
少年的镜头拍完后。
道具组的人员连忙按照导演的吩咐,重置场景,重新照明布光。先前兴隆的慈善堂,经过道具组的布置后,变得冷冷清清,落寞残破。只剩下一个老旧的百子柜,几把有点残破的木头椅子,一副战火洗劫后的惨淡景象。
何导坐在监视后,通过窗口看了看,觉得满意后微微点了点,叫了一声:“Action!”
这边的杜云修正穿着一件青灰色的长衫,在台柜前,用分戥称了两钱的草药。
在家族还没有摔落之前,这种事是尾柜做的,但现在世事萧条,慈善堂就算勉强重新开张,也只有他和一个小哑巴学徒,这个十来岁的孩子,还是杜云修从战场上捡来回的。
光线黯淡。
跟先前明亮的暖色调相比,何导现在把影片的基调换成了冷色系。
这时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从门口往里探,他衣着寒酸,上面都是破洞,缝补了好些回,一看就是一穷二白的贫穷百姓。
他畏畏缩缩的,眼中流露出一种渴望,和长年窘迫生活下的自卑。
小哑巴看到了对方,却不想告诉杜云修。
这个大夫总是救治一些没钱看病的人,攒下的钱全部用来换成草药,结果自己的生活都差点难以维系。
但是对方还是小心翼翼的走入了慈善堂,惊动了正在包草药的杜云修。
这个时候镜头给了个特写。
杜云修渐渐抬起头,视线从手上的分戥移开,看了一眼门外。
昏黄的光线打在他的脸上,衬得他的鼻梁如山峰一般挺直。此时的杜云修经过造型师的化妆,肤色变得微黑,眼神却很有神,低调、瘦削、沉静,生出一种无法言喻的特别。
少年和青年不一样。
他们还没长开,所以线条都是柔软的,显得几分青涩。而到了青年,他的轮廓会变得硬朗很多,柔韧的感觉转为透着沧桑的成熟。那种转变就像青涩的小马驹变为成年高大的骏马。
要抓住这种不同年龄段的特征,全凭造型师的功底。
潘迎紫演的《一代女皇》就是如此。在武则天还是天真柔弱的少女时,她的衣服是轻盈活泼的色调为主,脸上近乎呈现裸妆的效果,眉眼弯弯,笑颜如花。
而在成为皇后,成为一名女人之后,造型师刻意将她弯月似的眉修成横斜上挑的眉尾,营造成一种不怒而威的感觉。又在她的脸颊上抹了色调比较深的胭脂,凸显出一种成熟女人的丰韵。所搭配的服饰也是以深红色的大气华丽宫装衬托她的尊贵和权势,完全抛开最初桃红和橘黄色的纱绢宫女装。
这次的造型师也是一流的老手。
只是场景转换的这一个小时,就将少年不知愁滋味,无知自大的公子哥,改成亲眼目睹战乱流离伤亡,因此变得瘦削而沉闷的青年。肤色更是细致进行了调整,从当初成天呆在大宅的白皙,变成经过日晒雨淋的微黄色。这也是杜云修逃离战火、背井离乡时的外貌变化。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想写到三千再发,但是眼睛童鞋说“= =乃放吧= = 筒子们都饿晕鸟= =”
于是……(乃们殴吧,殴完了我明天再更…)
下面要说的事情,可能先前看了文案的娃儿们都知道鸟。就是云仔的简体版有可能出。
云仔写到现在,也有3个多月了。
有人替我高兴,说是字数最少,总分却是最高的,收藏更是强大。也有人说,这些数据都是刷的。但我自己很清楚,这里的每一个点击、每一个留言、每一个收藏都是无比真实的。无论是以前追过云仔,还是现在仍然在追云仔的童鞋,我都非常的感谢你们。
谢谢你们带给我这样的成绩。
也谢谢有娃拿给圈子里拍电影的人看,对方说除了理想化点,其它的都靠谱。再次肯定了《名流巨星》里面的专业描写。
[img]d45zzysjzxgdfzhml_223.jpg[/img]虽然简体版只有预购过300才会出,但是两个好友(一个摄影师,一个给国外客户设计包装,都是专业人士)还是连夜友情帮我做了一张外封(初稿。光是原图就有122MB)
非常感谢他们。
也谢谢帮我推荐的冬瓜无毛,我是苏素,忆锦,柔の千舞众位大大。
一本书,如果只是付款取书,那么它只是冰冷的交易。
如果是为了收藏,那么会承载得更多——陪着云仔一起成长的过程,一起追文的点点滴滴,一起经历的,分享的记忆。
觉得值得收藏的娃:戳这里
关于赠书、退还V款,扣除书款等:戳这里
想买繁体竖版的娃:戳这里
此统计日期只到3月20日。如果达不到300本。简体版则不出。繁体版已预定了600多本,这个是确定会出的。
简体版质量、规格如下:
软精装。双封。
内封300g铜卡彩印
外封200g有色铜版纸烫银+勒口
内页用纸:80g象牙白道林纸(对此不了解的童鞋,可以先百度一下)
文艺封面一张(可拆下)+北北画的人物封面一张+4张黑白内插+2张Q版+特典1份(不发表在网络上)+H 插图一张。
台版定价:一般在208~230RMB之间。
简体版定价:78RMB(如果确定开印的话,优惠期一个月。优惠期过后,调整为88RMB)
·凡购买实体书的童鞋。如若有买VIP章节。一律可以凭买V截图,退还款项。例,如全文买V费用为5块6,则书款价格往下扣6块。以此类推。
·凡购买了繁体竖版的大陆童鞋,可凭付款信息,赠送简体横板。
·个人志不影响正常更新和完结。因为凡订购简体版,都会退掉V钱。
第 46 章中医世家(下)
(第四十六章)
杜云修见到那人之后,手上的动作稍微顿了顿,然后连忙让小哑巴把病人请了进来。寒酸的中年男子有点受宠若惊,表情惊喜中又带着些战战兢兢。
那个中年男子是个龙套角色。
助导挑选的演员还是有一定□底的,只是镜头感却不是十分强。从进入中药铺这几步,身后的摄像机一直紧跟他,但那人除了注意自己的表演状态外,却没有意识到要配合摄影师的步调。这样很容易造成拍摄技术性上的违禁。
通常在现场拍摄时,特别要注意这样几点:灯光、摄影机的移动范围,以及移动速度。
一旦脱离了镜头,导演那边的监视器就看不到你的身影,或者破坏了导演原本构想的场面设计,那就要重新拍摄。
因为没有注意到周围的设备,那个中年男子到了台柜前,竟遮去了杜云修大部分的光源,甚至还挡到了杜云修的镜头!
老戏骨对镜头和灯光非常敏感。
深知什么样的角度,什么样的光源下,拍摄自己的效果会是最好的。因此,一些喜欢欺压新人的老手,在跟新人对戏时,除了在台词上做变动,还有在镜头上做“手脚”,利用道具遮挡对方,让自己的镜头尽可能多的出现在观众面前。
俗称“抢戏”。
尽管观众可能没有觉察到。但一般意义上,撇开角色的重要性和塑造,镜头中出现得越久,停留得时间越长,观众的潜意识里的确会记得更深。
眼前这个演员虽然没有要抢戏的意思。
但是监视器后面的何导已经微微蹙眉,助导见何导神色不对,正要场记举板提示,杜云修自己已经先动了!
——只见他招了招手,让小哑巴把针灸包拿过来。
这是剧本上没有的内容。
那个小孩子明显一愣,毕竟只有十来岁。见杜云修说了剧本上没有台词,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反应。
而就是这一两秒的时间。
杜云修已经改换了自己的位置,重新站在了镜头和光源最适当的地方,巧妙将中年男人带来的不便化解了。这只是个小小的细节,却让助导松了口气,隐隐产生一种这个偶像演员应变很是灵活的看法。
演小哑巴的孩子依旧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下,才用疑惑的眼神望向何导。
助导非常了解何导的性格和脾气,见何导依旧看着监视器,眼皮都没抬一下,连忙摆了摆手,表示“没事,继续演”——因为镜头始终在杜云修身上,没有做过切换动作,其他人的表演是否脱节也就无所谓。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助理突然惊讶的看了一眼云修。
难道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那个饰演主角的云修,在知道小演员有可能无法及时反应的情况下,才会加那样的台词,出现剧本里面没有剧情……
这样的举动的确只是细节末梢。
但是对方却在转瞬之间,将所有有可能的情况考虑到了——镜头,灯光,剧情,以及其他演员的状况!那不光是在用脑子表演,更是用心在表演!
如果说,导演是一部电影的掌舵者,操控所有。
那么眼前的这个演员,不但对镜头有着高超的掌控力,还非常清楚的领悟到了导演的意图和心态,于是才敢这样笃定——即使增加了那句台词,小演员不知所措,导演也不会喊“cut”。
*** *** ***
与此同时,这边的杜云修仍然扮演着他的角色。
脸上完全看不出刚刚那个转变对他的影响,仿佛还是剧中那个瘦削且低调的殷观棋。他的话不多,中年男子描述完症状之后,只是稳重的点点头。跟少年时候张扬马虎,喜欢指手画脚的做派大相径庭。
因为真正内行的,是稳当当的一桶水。
修炼不到家,又喜欢随口发表意见的,才是晃荡荡的半桶水。
杜云修让对方掀起裤腿,仰卧式躺到旁边的平床上。
看了眼针灸包,里面放着常用的九针: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然后取出一寸半的毫针。
杜云修端着针柄,眯眼冥思了一下,然后运指力于针尖,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将毫针刺入主穴中脘、章门、脾俞,以及配穴:三阴交、梁丘……一连飞快的扎了十几针,没有丝毫的滞针和弯针的现象!
杜云修指实腕虚,气随人意,取穴更是以“大、小、缓、急、奇、偶、复”为原则。
如果内行人来看的话,绝对会惊讶他持针的手法,“手如握虎,伏如横弓”,极端的标准而自然。
在场的工作人员一时之间都看呆了!
甚至有那么一刹那都在怀疑这个演员其实就是中医吧!不然怎么可能又快又流畅,气至即达,简直是出神入化!
影片里,按照中年男人的描述,对方是肠胃有问题,也就是现在的胃溃疡。
杜云修虽然表面上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