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仪是她心爱的小孙子,还有容云暖上面只有寡母,依傍着伯父生活,容氏自然也不放心。
“七妹妹的婚事,五弟和明月的婚事,这都是不用说的了。还有暖丫头,”荀卿染想起容氏说的话。
容氏的心意她也猜出几分,因此就和齐攸商量,“暖丫头的模样性情,都是极好的,很合我的脾气。有些事,我却也做不了主。前些天听老爷说起,说是为君晖相中了一户人家。明个儿我回那边一趟,再探问探问。”
齐攸自然明白荀卿染说的是什么事,“也好,这种事无法强求。”
关于容云暖,荀卿染曾经在荀大老爷跟前提过一次。她为弟弟相中了容云暖,但是荀大老爷却有另外的打算。
…………
第二天,荀卿染和齐攸刚吃过早饭,宫中便打发人来,皇上诏齐攸觐见。
众人都聚在宜年居等候消息。
“……攸儿的新差事也该定下来了……”容氏道。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齐攸匆匆从外面回来。
荀卿染起身迎了上去。看齐攸的脸色,似乎并不是什么喜事。
荀卿染不觉心中一沉。
“应泽出事了。”
应泽出事了?不是有密旨诏他进京,他能出什么事?
“……皇上有密旨,诏原永和亲王长子应泽进京。今早皇上得到消息,应泽在进京途中,突然病倒,病势沉重。皇上打算派太医前去救治,诏我进宫,是要我带着太医一同前往,接应泽进京。”齐攸向容氏和齐二老爷道。
应泽在进京的途中病了,当地也该有医生,却要带太医过去,这病看来绝对不是小事了。应泽自幼练武,身体非常健康,不过越是这样的人,这一病起来,越是凶险。荀卿染不禁有些担心。
因着前些天弹劾的事情,容氏等人便知道了皇上对于永和亲王旧案的态度,如今听到这样的密旨,并不惊奇。
“皇上这是信任你,又念你与应泽幼时交好,才将这差事委派给你。你快些动身,不可辜负了皇恩。”齐二老爷道。
容氏很是舍,不过皇命难违。
荀卿染便和齐攸一同回了宁远居,带着桔梗,许嬷嬷等人为齐攸打点行李。
福生和瑄儿也都知道了齐攸又要出门,都依偎在齐攸身边。
“爹爹要去很远的地方吗?”瑄儿嘟着小嘴问。
应泽病倒在山西,离着京城少说有八百里,自然是很远的了。
“不远,比平西镇近得多。”齐攸道。
“哦。”齐攸这样说,瑄儿马上就高兴了起来,“那爹爹很快就能回来了。”
“义父要什么时候回来?”福生也问。
“这个说不准,半个月的工夫应该差不多。”这要看应泽的病情如何,即使是对着两个孩子,齐攸也十分认真,“你在家里,好好照看你娘和妹妹,功夫也不可丢下。唐叔叔这次不和我同去,你跟着他每天依旧要做功课。”这个功课指的是练剑和站桩。
福生眼睛中顿时有了光彩,挺了挺小胸脯,大声道,“义父放心,我会保护娘和妹妹。练功也不会偷懒。”
齐攸满意地点头,又嘱咐瑄儿,“要乖乖听你娘的话,不可让你娘操心。”
“瑄儿会听娘的话,嗯,每顿都吃的饱饱的,”瑄儿奶声奶气地应着。她最近有些挑食,荀卿染因此很操了些心。
荀卿已经将齐攸的行李收拾好。
“红色那一包,是些药材,人参,雪莲这些,怕那边没有这样好的,带过去或许有用,还有那蓝色的一包,是两件厚衣裳,是给应泽的。是估摸着他的身量做的冬衣,即使他不回来,也打算派人送给他的。”荀卿染小声跟齐攸交代着,“福生,我会好好照看他的。”
福生只大略知道自己的身世,但是并不知道应泽是他的父亲,毕竟应泽的身份敏感,荀卿染打算等福生长大些再告诉他。现在应泽重病,不知具体情形如何,齐攸过去,自是要昼夜兼程,无法带福生一起去。而且荀卿染也舍不得福生离开。
齐攸看着荀卿染打包起来的各种物件,很是满意。
“亏你想的周到。”齐攸道,又看了一眼旁边跟瑄儿小声说话的福生,“我会和应泽说的。”如果应泽真的救不回来,他会告诉应泽,他们会好好照顾福生。
荀卿染点点头。
“雪团我带过去,也好传递消息。佑年留下来,你外面有事不方便处理,尽管让他张罗。若再有事,派人去找阿丹和鸾玉。”齐攸嘱咐荀卿染,“好生照看自己和孩子。”
“嗯,”荀卿染点头,“四爷在外面,也好生保重。”
两人俱是挂心对方,依依不舍,直到前面小厮来催,齐攸才起身,又去拜别了容氏等人,径直出府去了。
***
齐攸去接重病的应泽,荀卿染在家里自然跟着担心。每天除了照顾瑄儿和福生,就是到宜年居去陪容氏说话解闷。
郑元朔的婚期很快就到了,郑家在京城的老宅自是收拾好了。郑姨妈便说要带着郑好儿也搬回去,容氏却喜欢郑姨妈常过来陪伴,齐二夫人也诚心挽留。郑姨妈也喜欢这府里热闹,便说好暂时不搬过去。
掌灯时分,齐二夫人领着张嬷嬷,只带了两个贴身的小丫头往香萝院来。
“二太太来了。”香萝院门口小丫头到上房禀报道。
郑姨妈和郑好儿正在上房说话,忙迎了出来,直将齐二夫人迎到上房坐下。
郑好儿亲自奉茶,“姨妈请喝茶。”
齐二夫人接过茶碗,见正是她平日最爱喝的老君眉,心中十分熨帖。
“好儿也坐下,陪姨妈说话。”齐二夫人道。
郑好儿答应一声,便在齐二夫人的下首坐了。
“朔儿那边可都准备妥当了?”
“家具都是现成的,就是重新粉刷打扫,已经都收拾妥当了。多亏了朗儿帮着里外操持,还有府里派去的人帮忙,才会如此顺当。”郑姨妈含笑道。
“咱们姐妹之间还有什么客气的,有事尽管和我说就是,别的没有,这人手却是多得是。”齐二夫人道。
郑好儿起身从屋中出去,一会功夫,手里托着一件石青色刻丝貂皮的对襟袄进来。
“今年铺子上进了两块上好的貂皮,我看着喜欢,便要了来。另一块留给我娘,这一块便给姨妈做了件袄子,都是我的针线,姨妈莫要嫌弃。”郑好儿将那对襟袄交给齐二夫人。
齐二夫人笑着接过来,里外翻看了。那貂皮自然是上乘的,石青色刻丝的面料庄重,华贵,也正是她喜爱的。
“这样的好针线,实在难得。”齐二夫人摸着袄子喜欢道,“前些天我还说,要添件大毛衣裳,这孩子当时在,想必就记住了。”
“姨妈喜欢就好。”郑好儿笑,“我除了我娘,只有姨妈是最亲了,不孝敬姨妈还去孝敬谁。”
齐二夫人看着郑好儿,满心欢喜。
郑姨妈就让齐二夫人试一试衣服是否合适。
郑好儿就上前服侍着齐二夫人脱了外面的衣裳,将这貂皮对襟袄穿在了身上,竟然不胖不瘦,正合身,齐二夫人最近有些发福,腰上添了许多的肉,因此过去那些衣裳就都有些不合身,那天因此还有些不快。而郑好儿也没有特意为她量过身材,却能将衣服做的如此合适。齐二夫人越发觉得郑好儿贴心。
“我的儿,我若有这个女儿该多好。”齐二夫人拉着郑好儿的手,越打量郑好儿越觉得和她的心意。
“做姨妈的女儿自然是我的福气。”郑好儿道。
“大姐尽管将好儿当女儿吧。”郑姨妈道,“不是我夸自家的孩子,好儿的孝顺贴心,最是没的说的。”
“娘,您又自夸了。”郑好儿嗔道,“好在是在姨妈跟前,若是外人,要笑咱们的。”
“你也说,你姨妈并不是外人。”郑姨妈笑道,她最近要娶儿媳妇,女儿的婚事也有了眉目,心情舒畅,整个人似乎年轻了几岁的样子。
郑好儿便又帮着齐二夫人将貂皮对襟袄脱下,换上大衣裳,又将貂皮对襟袄叠好了,交给外面跟随齐二夫人的小丫头收着。
齐二夫人便对郑姨妈使了个眼色,郑姨妈知道,齐二夫人是有话,却不好当着郑好儿的面说。
“好儿,我和你姨妈在这说话,你自去忙吧。”郑姨妈便对女儿道。
郑好儿答应了一声,便带着丫头退了出去。
屋里只剩下齐二夫人和郑姨妈,齐二夫人因怕走漏了消息,特意打发张嬷嬷在门外守着,不让人靠近。
“妹妹,我和你商量一件事……”齐二夫人拉着郑姨妈的手,小声将她的打算说了出来。
“啊?”郑姨妈听了齐二夫人的话,却是吃了一惊,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妹妹难道不愿意?咱们姐妹之间,我家这家世,我就不提了。只说仪儿那孩子的品貌,妹妹在这府里也住了几年,心里也该清楚的。况且咱们亲上加亲,好儿嫁过来,我当女儿一样疼她,岂不比到别人家去做媳妇立规矩好上许多。”齐二夫人见郑姨妈只是吃惊,并不见喜悦,心中略微不满,不过她很快就将那点不满藏了起来,好言劝说道。
不,不是的。”郑姨妈这时才稍微反应过来,“姐姐也该知道,好儿的婚事,已经定下了。”
“我当然知道,又没有真正下定,哪里算是定下了那。就算是下了定,没过完彩礼,也不作数的。”齐二夫人道。
郑姨妈心中觉得齐二夫人说的不对,却也没有出言反驳。
“姐姐,我在府里住了这几年,府里的事情,我也看了些在眼里。仪儿的婚事,老太太心里的想头,便是我也看出来了。”郑姨妈提醒齐二夫人。
齐二夫人皱了皱眉。
“妹妹是误会了,小儿女们一处长大,总比别个情分好些,不过是兄妹的情谊,老太太也只当她们是小孩子,若真有心,早就该定下来了。”齐二夫人道,“如今他们都还没有定亲,妹妹难道还有什么不满意,不愿意做个亲上加亲?”
郑姨妈忙摇头。
“大姐,我不是那个意思,”郑姨妈想了想,终于说出心里的话,“大姐,郑家不过是皇商,齐家却……这婚事讲究门当户对。就是大姐愿意,老太太,还有姐夫那里,却不好说的。”郑姨妈希望女儿嫁的好,但是却并没有过分攀附的打算,当然进宫候选,那是不同的。
齐二夫人笑了笑,“妹妹完全不用担心这个。如今齐家的门弟是富贵已极,娶媳妇却只看姑娘的人品性情。便是老太太也说过,门弟这些并不在意的。若是妹妹答应了这门婚事,我自然会请宫里的娘娘下旨赐婚,那是何等的体面,妹妹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齐二夫人来的时候准备的十分充分,对于郑姨妈这却是个意外。她本就性情柔和,不是口舌爽利,善于拿主意的妇人,因此便有些呐呐地说不出话来。
齐二夫人却是了解这个妹妹的,知道郑姨妈已经有些心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