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五章 卖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稻谷收回之后,不管是留作口粮的,还是卖到粮站的,都先收到家里存放,那时候农村房屋都不大,有客厅的就堆在客厅,没客厅的堆在厨房或者房间,往往占据了整个屋子。

屯积口粮,山区农家一般用的是屯,做法与“晒垫”相似,相比于“晒垫”,更窄更长,大约只有两尺宽,长度不太固定,根据需要可以打制的很长。

底下放上木板,有一层厚厚的稻草,隔离地面防止受潮,随着稻谷倒入,一圈圈展开,一圈圈往上绕,稻谷越多,升得越高。竹屯最怕老鼠咬,这是山区农村为何家家户户都养猫的原因。

老家的口粮,一般用仓存入,木头制成,打制的特别结实,底下有个开口,打开阀门,稻谷自动流出。也有用竹屯的,集市上购买得到,不过相对较少。

仓比屯更实用,也更坚实。从屯中取出稻谷,要爬到屯顶,将稻谷扒下,相比于仓自动流出,要劳累得多。

改革开放之初,经济还不够活跃,开放程度也不够,农家生产的稻谷,指定了只能卖到本乡的粮站,而且都是由自己想办法拖运,到了粮站之后,又自己一袋袋扛进粮库,扛上粮仓。

每个乡一般只有一个粮站,记忆之中,邻近的澡下就只有一个粮站,设在一个叫富溪的村庄。而我家所在的会埠乡,则有两个,一个设在叫车坪的地方,一个设在叫渣村的地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tantan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