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我叫唐天,大学期间学习考古专业,后来通过家里的一点关系,在京都某考古相关的科研机构工作。原想着一生就这样平庸却安稳的度过,没想到一次看似正常的工作外派经历,改变了我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也让我对家里长辈总是闭口不谈的往事产生了许多疑惑。
外派发生在2017年的年底,应川郡省文物部门的邀请,单位派我作为专家参与协助对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至于单位为什么选派我去,可能是看在我祖籍是川郡,家里祖辈建国前从事文物生意,建国后改制成为文物研究学者,在川郡文博圈子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而且恰好负责发掘江口沉银遗址的考古队队长老刘是我父亲的老朋友。这里里外外归结到一起,便只能我去了。
我出身于嘉陵江边的安汉唐家。安汉唐家这四个字,便是整个巴蜀地区文物鉴定的牌匾,东西只要经过安汉唐家鉴定,便不会引人怀疑。家里世代流传着一本名为金石玉微录的古籍,据说是战国时期乐正子春留下来的。乐正子春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文物鉴定大师,鲁国著名的镇国重器“馋鼎”便是由乐正子春鉴定。乐正本是宫廷里司管音乐演奏的官职,可能由于久居皇宫见多了奇珍异宝,子春便修炼出了独到的鉴定法门。据爷爷说,唐家人得到金石玉微录的时候在秦代初年,从此世代延续,不断的将鉴定心得补充至今,奠定了安汉唐家在文物界中头等地位。这种延续性的记录对于鉴定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文物与人一样,都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比如在乐正子春的那个年代,青铜器是一等一的重器。而到了魏晋时期,中国南方大量的生产青瓷,导致瓷器鉴定的出现。而到了明代的宣德年间开始出现宣德炉,景泰年间开始出现如今价值昂贵的掐丝珐琅,这又对铜器鉴定提出新的要求。唐家的金石玉微录中不止包含了大量的文物鉴定方法,而且还记载了诸多的堪舆之法和奇人异事,比如魏晋年间家里先祖记载的村里小孩偶遇阴兵借道,撞鬼后连夜发烧不见好转,需取乌骨鸡的鸡骨磨成粉末喝下,可驱鬼珐邪等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tantan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