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除夕的傍晚,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里面看到这样一条消息:当沂蒙山腹地的费县方城镇仅有八户人家的西红峪村家家都亮起了电灯时,它标明山东在全国已率先实现了户户通电,山东人民从此与煤油灯彻底告别!
这样一条消息,竟让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并为此连干三杯:这是一个好消息,家乡今年的春节肯定错不了。一晚上,脑子里即始终想象着此时的家乡父老乡亲们该是何等的喜悦:老人们是早早地就坐在电视机旁了,孩子们则肯定会将那个灯绳拽一下,再拽一下……这毕竟是第一个不用点煤油灯的春节啊!
任何事物,凡是第一的或最后的,都具有特殊的意义。第一个在全国实现户户通电,了不起;最后一盏煤油汀在这里熄灭,值得纪念。小小一个灯泡,听上去好像没什么了不起,可越寻思越觉得意义重大。电是人类制造的第二个太阳,是客太阳。据有关史料记载,山东第一缕客太阳的光芒是一八九八年在青岛亮起的,德国人朴尔斯曼在青岛制造了一个神话。我们现在知道,那是两台五十马力的燃油发电机,它使一些类似玻璃制品的东西骤然发出吹不死、浇不灭的神奇的光亮,引起了青岛人巨大的惊讶与恐慌。那便是山东地面上的第一盏灯泡了。而让山东的老百姓全都用上电灯,却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本世纪有许多事情值得我们回忆与记载,比方一战、二战,比方新文化运动,比方中国共产党诞生、新中国成立,比方改革开放……一九九六年春节前夕山东人民的户户通电,肯定值得大书一笔。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tantan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