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敬师之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藏传佛教十分注重师徒之间的关系,更要求学佛的人在一开始就要了解敬师之重要性。

在传统上,于未建立师徒关系以前,弟子必须观察一位法师的德行及学识三年之久,而法师亦会观察考验弟子之素质三年,绝无草率拜师或收徒的情况。

弟子必须在观察期间,了解法师是否具备堪为人师的十种条件,它们分别为:一、戒行清严;二、禅行精湛;三、智行具足;四、证悟高于弟子;五、尽心育扶弟子而非为求名利供养而收徒;六、精通佛理;七、证得真如;八、开示清楚;九、身体力行;十、度众生不生厌倦。由此可见,要寻得名师的确不容易。同时,要成为一个弟子也不是易事,必须尽心力地去侍奉上师,接受任何形式之教法而完全信赖所依止的师父。在西藏大师米拉日巴传中提到:大师依止玛尔巴祖师,经历了整整十二年的非人磨炼,才得到祖师正式的传法,却能于首次听闻教法时马上得到证悟。

在现代,大多汉人崇尚“即食”式的师生关系,为徒的不再愿意任师父差役,要求在短时间内学到学问,但这种师生关系并不能有效地加于佛法之延续上;佛法在二千五百多年来都以父子般之师徒关系传授,因为很多佛法教义并不是由课堂式的教学活动而传弘,而是师徒之间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体验出来的。有很多人会质疑:“在现今是否仍有可能与一位师父建立父子般的师徒关系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愿意以诚意去对待侍奉一位具德的明师,今天与古代并无太大的不同。在古代,一个人要拜师往往要耗尽毕生积蓄,由西藏徒步走去印度求法拜师,一学就是大半生,与师长共住共食,绝对不比在今天建立师徒关系容易。笔者依止家师至今已十五载,回顾过去,大部分学得而又能对生活有所启示的法理都是在侍奉家师左右时学得的,在讲经及一些正式开示讲座中学得的反而只占少许。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tantan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