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克莱曼特别强调本书为实证研究而非理论研究。如他所言,"如果我现在能说美国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下降是大衰退的一个显著的根本原因,并且马克思关于利润率为什么倾向于下降的解释是明显符合现实的,那是因为我已经对数字进行了处理和分析。"严密的数理分析为其研究结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
由于数据的可用性和对危机震中的选择,在本书中克莱曼主要考察了美国经济的状况。他的核心论点为:利润率下降趋势是危机与衰退的间接原因。他认为,经济没有从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期的低迷中完全恢复过来,这一因素,以及政策制定者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为最近的危机搭建了一个舞台。
克莱曼以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为其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美国官方数据的实证分析,考察了2007年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而提出:1970年代而不是实行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路线的1980年代是美国经济长期相对停滞的转折点,即:最近的危机不是金融自由化导致的金融危机,而是资本主义生产运作过程中自身固有的危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注定将走向失败。本书主要阐明了两大问题:*米*花*书*库* www.7mihua.co<!-- -->m
第一,克莱曼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本原因为利润率下降趋势这一客观经济事实;而利润率下降背后的低盈利能力和信用的过度扩张则为直接诱因。
首先,在本书第二章,克莱曼阐释了后续实证研究章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是一个为追求高额利润而生产的制度体系。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本家倾向于采取效率更高的劳动节约型技术,换句话说,他们越来越多地转向以机器代替工人的生产方法。在这一趋势以及他关于价值取决于劳动时间的理论基础之上,马克思推论出了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这一规律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提高造成了一般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因此,一般利润率日益下降的趋势,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因此,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所决定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固有的属性。
在本书第五章中,克莱曼大跨度地考察了美国公司1929—2009年间财产收入利润率(与马克思用"剩余价值"所指称的含意非常接近)和税前利润率的发展趋势,并剖析了摒弃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的诸种观点。当利润率的计算以财产收入减去雇员报酬再除以历史成本的固定资本存量时,美国利润率显示了从1947年后持续下降的趋势。克莱曼指出,拒绝利润率趋于有效下降的那些人,他们是以本期成本估算度量资本存量的,因此,"本期成本"利润率自1982年后呈现上升趋势;这也就成为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被摒弃的一个根本原因。而这样计算的利润率把现在和未来价格同时计算,这是一个逻辑错误。克莱曼用第六章整章内容进一步阐明了为什么现期成本利润率根本不是一个利润率。克莱曼拒绝米歇尔·哈森,弗雷德·莫斯利,迪梅尼和莱维提出的1982年后利润率已经恢复的观点。他认为,莫斯利,迪梅尼和莱维未能区分周期性变化和盈利能力的长期趋势,因为他们的利润率结论结束于随意选取的峰值点。克莱曼认为,利润率下降作为最近经济危机的一个解释为什么被摒弃的主要原因是一个逻辑问题,而不是实证原因。而这一逻辑反驳就是著名的"置盐定理"。据此,技术进步不会导致利润率的下降,因为资本家只会引进利润率提高的技术,而资本家利润率的提高将会提升整个经济的利润率。